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有谁还记得那贫困的年代?
历历在目。小时候布票不够用,老穿破衣服。记得那时为了省点儿买煤的钱,就冒着凛冽的寒风,到郊外去拾柴。进入严冬以后,地边的野草和树叶都被用耙子耧过很多遍了,根本捡不到柴。地面上没有柴草,只好拿抓钩钩把路边的土刨起来,打碎以后留下土里的草根,刨了半天的草根用绳子捆好带回去晒干烧火。大孩子穿过的棉鞋,我穿上太大,就用针把脚后跟处撮起来。
有一次,我揹着草根从郊外往家走,突然脚后跟的鞋线断了。当时就觉得凉风直往脚上扎,大出两码的鞋只能踢拉着走。肩上揹着又湿又重的草根,脚下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体力。一开始感觉风吹脚跟象刀扎,走了一会儿就大汗淋漓了。几次冒出念头想扔掉肩上的草根,但都被自己否决了。这可是我在寒中费了半天力才刨出的战利品!为了得到这些草根,我双手冻裂了,有很多小囗子。每天晚上用开水烫手,然后用楝子皮内的肉涂手。虽然有效,但天天都去郊外拾柴,手总也好不了。
如果把费了半天劲才得到的草根扔了,回到家里太没面子了。于是,我走了歇,歇了又走,等走到家里,整个破棉袄都被汗水浸透了。
现在的孩子别说穿过见过大两码的破棉鞋,让他们随意张开想象的翅膀也不会想到用针线把大鞋的后跟撮起来就能穿。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话,公认的说法是: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部话剧,颂扬“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霓虹灯下的哨兵》中一句台词。
自己在七十年代上小学语文课时,从课本里学到这句话。
七十年代,正是意气风发,艰苦奋斗的时代,记得有一年春节号召过革命化春节,大年初一,大人单位安排上班,农民照常集体出工。
有没有学校春节照常上课,就不清楚了,反正自己在家做过寒***作业。
那个年代,受阶级教育最多的就是听过有十来次不同形式的忆苦思甜报告,吃过一次忆苦饭。
1***2年第一次参观刘文彩地主庄园,五十年来,去过四次,每次的感觉也不太一样,就连里面的展板内容都在不断变化着 。
艰苦朴素的年代,衣服缝缝补补是很正常的事儿,那时候每个人一年就一丈五尺布票,商店成衣少,相对贵一些,一般也要布票,过年能有套新衣服是很多小孩子的梦想。
在单位附近农村小学校上的一、二年级,从班上同学穿的衣服补丁多少,基本一眼就看出来其家是在单位还是农村。
上小学时,自己可是穿过草鞋的,当时班上有人穿,自己也想体验一下,现在的话是有点潮啊。
在街上缠着大人给买一双,至今记得才两角钱,比起三块钱左右一双的绿胶鞋,那可是便宜太多了。不过,草鞋实在不经穿,一个礼拜就散架了,主要是不能沾水。
经历过的就不会忘记!六七十年代城里人的生活不清楚。但当时的农民能吃上一顿好饭(所谓的好饭就是米饭和白面馒头),穿上一件新衣服是挺奢侈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所谓艰苦奋斗,那时农村人大多穿家织的染色粗布,穿制服的都不多。衣服有几个没有补丁?我的裤子前后都补丁,前面两个呈长方形,后***桃子形,俗称三大块。上衣后肩也是补丁!有的地方经常摩擦,比方经常扛东西的肩部和铲土的膝盖部位就用缝纫机来回密密的行缝。天长日久衣服连晒带洗都褪色发白,布料过性实在不能穿了还要用浆糊打成布格巴,做鞋帮鞋底,可谓物尽其用。我家是裁缝,经济条件比一般要好还是这样子。邻居家大姑娘出门经常借我母亲的衣服穿。
那个年代也有青蓝斜纹布、卡其布、劳动布、条绒,华达尼、人造棉等,一般人也穿不起。大多是白市布染色(俗称洋大线),当时男婚女嫁,要衣服和棉花也是女方彩礼的一部分,一般都要几身衣服,还要大衣。过了新婚期就放入柜子,除了过年过节走亲戚平时舍不得穿,也许一辈子就有这次好待遇。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直线提高,中国人民再也不用为温饱而发愁!现在大街上扔的衣服都比过去的富人穿得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庆奢侈品包包回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庆奢侈品包包回收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