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表、闹钟出现之前,我国古代是如何计时和报时的?
千万不要低估古代老百姓都聪明智慧,古代有不少用来计时的方法,简单介绍几种吧。
刻漏引又称漏刻﹑漏壶,是中国古代的漏水计时器。漏壶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种。
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出﹐漏壶水面上的漏箭由于水面下降而改变位置﹐漏箭对应的刻度来显示时间。
后来改进成受水型﹐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提高了计时精度。 当然这种计时器因为水流的速度不够均匀,所以精确度不高。
刻漏的最早记载见於《周礼》,《周礼·夏官》中记载有:
“序聚 ”就是根据漏壶的标示按时敲木梆报时的意思。“水火”是控制水温的措施。
已出土的文物中最古老的刻漏是西汉遗物﹐共3件﹐都是泄水型。
由于冬天水易结冰,所以古人想到改用流沙驱动的来记录时间。它的基本原理和刻漏差不多。
《明史·天文志》记载了明朝时期詹希元创造的"五轮沙漏"。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各级轮边上的沙斗里,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旋转,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指向有刻度的仪器圆盘,以此显示时间,这种显示方法几乎与现代时钟的表面结构完全相同。
后来周述学加大了流沙孔,防止沙子流动时被堵塞,改用六个轮子。宋濂在《宋学士文集》中记载了沙漏结构,还标出了零件尺寸和齿轮各轮齿数。
被称作陆地上的百慕大“***凼”是怎样的?
没听说过百慕大的“***凼”,关于百慕大,都是以讹传讹的谣言,但四川眉山瓦屋山的“***凼”却是真实存在的。
这是一片原始森林,总面积88万亩,又被称之为“***道”。它里边湖泊纵横,瘴气弥漫,沼泽遍布,在历史上这一地带发生过非常多起离奇失踪***:
1、1***0年9月,一个经验丰富的当地猎人带猎狗进入***凼,结果人和狗都未出来。
2、1***2年4月,两妇女***药误闯入“***凼”,从此失踪。
3、1***4年10,一野生动物***调查小组进入“***凼”迷路。次年7月,这一调查小组再次进入,依旧不辨方向。
5、1***9年,省林业厅专家带队伍误入***凼。手表及电子设备全部失灵,被困三天三夜,最后误打误撞才最终脱险。
6、1990年6月,世界动物基金会顾问安德鲁·劳里博士带队进入“***凼”腹地考察,失去方向。
7、1999年12月,33岁的青年科学工作者郑明全,在当地人陪伴下误入***凼,后两人不再通行,当地人成功走出,但郑不幸遇难。
正因如此,“***凼”在成了中国的百慕大,让人谈之色变,甚至还有“***凼”中有黑雾的说法,更让本就神秘的它平添了几分西游记的画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人猜测是磁场原因、有人猜测可能是幻视***,也有分析称是瘴气所致。
在四川省浑雅县乌瓦山的沼泽地区, 长年雾气茫茫,人一旦进入分不清东南西北,进退俩难!最后困死在沼泽! 此地纬度恰好与百慕大与埃及金字塔重合!进入后所有电孑仪器全部失灵,而且有大量致幻毒气使人神智不清! 传说此纬度与月球引起的潮夕有关,也有学者认为此地下面富含大量放射性物质!人不易进入!也有天文学家认为此纬度正是通往另一个宇宙空间的纬度切入点。
古人没有钟表,他们是如何准确的判断时间的?
古代也有计算时间的方法。
古人计算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和二十四节气的仪器称"圭表。“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表影最长的时候,是冬至;表影最短的时候,是夏至。
古人计算一天内时间的仪器称"刻漏 ”。"刻漏”是通过漏壸滴水来计算时间。
"圭表"和“刻漏”这些计时工具只有官府才有,百姓家是没有的。一般百姓要知道时间的方法有几种。
一是听"更"声。古时每村都有"更夫”,夜里每到更时就敲木板,通过敲声的间隔长短告诉人们是几更天了。每更大约相当于现在2小时。
二是靠经验判断时间。比如听鸡鸣,鸡鸣是有时间规律的,一般夜里头遍鸡鸣时间大概在凌晨1点半左右,第二次鸡鸣在3点左右,第三次鸡鸣在5点左右。再如通过北斗星在不同季节的位置判断时间等等。
古代没有现代的机械表、电子表、石英表,但是也有计时器,不过精确度不高,达不到现代人对于时间掌握程度的要求罢了。
目前经科学发掘出土、有准确年代可考的年代最早的单壶泄水型漏壶[,是保定中山王刘胜墓出土的铜漏壶,就是这件:
器身呈圆筒形,平底,三蹄足,近底部伸出一细管状流口,前端已残断。盖面平,中央有一长方形孔,盖上作方形提梁,提梁中段也开有长方形孔和盖孔相对,大小亦相同。这相对的两个长方形孔估计是用于插置刻箭的,刻箭已无存,推测应为木质或竹质的,立于舟上,能随漏壶内盛水之盈减而浮降,从而指示时辰。
它的工作原理如图:
水由壶底的出水管,缓缓滴出,浮于水上的“刻箭”随壶内水的减少而下降,从而指示出不同的时刻。
北京国家博物馆还藏有一套元朝的多层铜漏,也是计时的,系统更加复杂,计时也更精确一些:
习惯了上班打卡、下班叫车赶公交的现代人,可能理解不了,其实古代人并不需要那么精确地掌握时间。古代大部分人是农民,窗外天亮了就起床,吃点饭去种地,干活累了,看看太阳,到头顶了就在地头上吃顿饭,继续干活,太阳落山了回家吃晚饭,吃完上炕睡觉,一般连灯都舍不得点,要那么精确地知道几时几点干嘛?
交通、通讯手段也落后,大部分人一辈子最远到过本县县城,可能路上全靠双脚走,早一天晚一天也没啥大差别。想出门窜个亲戚,不可能事先打电话通知,进人家能不能找到主人,全靠运气。遇不上呢?那就算了,有空再来呗。
前工业社会,生活节奏就是这么悠闲缓慢。不过别羡慕,这种舒服的节奏,后果是生产效率低,吃饱饭都困难。所以是想挨饿还是想奔命劳累,自己选吧。
谢邀请,历史涨姿势,就看百小生,如果觉得我的回答还有点意思的话欢迎关注。
打更的时间主要是用的漏壶。先说说我们古代的时间刻度及计时工具。
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鼓、点。
时:是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尊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子时也(晚上 11 时正至凌晨 1 时正),鸡鸣者丑也(凌晨 1 时正至凌晨 3 时正),平旦者寅也(凌晨 3 时正至早上 5 时正),日出者卯也(早上 5 时正至早上 7 时正),食时者辰也(早上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隅中者巳也(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日中者午也(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中午12点就是午时了),日昳者未也( 下午 1 时正至下午 3 时正),哺时者申也( 下午 3 时正至下午 5 时正),日入者酉也(下午 5 时正至晚上 7 时正),黄昏者戌也(晚上 7 时正至晚上 9 时正),人定者亥也(晚上 9 时正至晚上 11 时正)。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刻:古代的人们在用陶器取水、储水的时候,因陶器质地疏松,难免出现漏水现象,人们通过长期观察,注意到漏水容器水面下降的高低和时间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而制成了专门用于计时的漏水壶。我国的历史文献中曾说:“漏刻之作盖肇于轩辕之日,宣乎夏商之代。”若据此说,则是产生在黄帝时代,也就是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商时已普遍使用,然目前尚缺少实物证据。另据《周礼》记载,西周时已有专门掌管漏壶计时的官员——擎壶氏,这说明至迟在距今3000年的时候,已正式使用和管理漏壶了。
漏壶有沉箭式和浮箭式两种。最初使用的是沉箭式,即用一只铜壶盛水,接近壶底部有一个小洞,壶中竖直插一根刻有刻度的木尺,木尺下端固定在一块船形木块上,使其浮在水面上,当水从小洞滴出后,人们根据水位降低后标杆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由于漏壶中水多时和水少时的滴水速度不同,影响到漏壶计时的准确性,为了提高计时的精确度,由单只逐渐发展成为多只一套的漏壶,同时,还由沉箭式漏壶改为浮箭式漏壶。漏壶的级数越多,计时就越准确。实物表明,在浮箭式漏壶系列中,壶数最多的是4壶一套,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奢侈品手表直播间桔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奢侈品手表直播间桔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